Tuesday, April 30, 2013

何国忠被马华改变了


毋庸置疑,本届大选是“改朝换代”的最佳时机,也将是“苏州过后没艇搭”的绝无仅有的良机。倘若本届大选未能实现政权轮替,绝处逢生的国阵肯定会不顾一切 地巩固其政权,包括压缩民联三党及社会主义党的生存空间、打压近两三年里士气高昂的公民社会组织,以及整肃异议分子等等。
  
假使不 幸地国阵爆冷狂胜,控制国会超过三分之二多数议席,选委会重新划分选区,势必使得原来已违反票票等值原则的选区规划更加向维护国阵的政权利益倾斜。西马半 岛与沙巴州的选区划分期限已于2011年3月21日届满。而砂拉越州选区划分期限则将于2013年6月10日届满。
  
在这个历史关 键点,终结腐败政权是进步选民责无旁贷之事,吾人皆应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更何况晚近一年的时局再再告诉我们,不仅是各族群难得齐心立志“五月 五,换政府”,各阶层和各领域对此也有志一同——有别于过往在野党、公民团体和知识分子为主的现象,如今艺人、宗教人士、家庭主妇、学生、小贩、店家,都 走在传统异议分子的前面了!

不“选党”政权轮替成废话

若以实现政权轮替的民主化进程为优先,“选党”或“选人”根本就不应成为争论的话题——不选党,实现政权轮替就成了废话。
  
首 先,没有任何政党是完美无瑕的,因此才得有定期的选举,在不完美的政党之中,选出相对较好的,或是在相对较好的政党变烂时,换掉它们。就算你说双方都烂, 你也得选择比较不烂的,除非你不要有选举。想要选出一个完美无暇的执政党/政府才去投票,或是抱怨两边都不完美,投票也没用,只是暴露了论者幼稚地自命清 高。
  
NONE其 次,任何政党皆会有良莠不齐的从政者,就如任何公家机关、企业、学校皆有良莠不齐的员工。但是,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经验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相对较好的政 党,会有排除坏从政者的能力。晚近几年,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和伊斯兰党里那些捞不到好处的投机政客因被收买而叛变、退党,就是实例。反之,在烂的政党 里,即便有好的从政者,由于是少数,他们不仅无法把烂政党变好,反而是自己屈从于烂政党的规则以求存,所以才会有1980年代打着“打入国阵,纠正国阵” 旗号的所谓“华教四君子”后来备受“打入国阵,被国阵纠正”的非议。
  
显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训,用在政党生态当中,仍是恰如其分的。

重看何国忠廿年前的观察
  
在 柔佛州卫冕居銮国会议席的何国忠,是值得讨论的另一个近例。1993年,何国忠还是马大中文系讲师时,曾出版《今我来思》一书,书中收录《民主失调与大马 华人政治困局》一文,曾如此评论马华公会:“虽然马华公会本身是执政党,也就是国阵的成员党之一,但稍微知道马来西亚政治变迁的人都知道,国阵完全是由巫 统所操纵的。马华公会一切的要求都要看巫统的脸色。”(页127)

liew chin tong hou kok chung ge13 kluang battle 210413 selling soybean drinks虽然这是何国忠20年前对马华公会的观察,但是悲哀的正是,这个观察并没有过时。换言之,20年来,历经了林良实、黄家定、翁诗杰和蔡细历四位总会长,马华公会非但没有硬起来,反而“软趴趴”的情况尤胜从前!
  
“马华公会一切的要求都要看巫统的脸色”这种悲哀局面,在本届大选期间就有两个实例,一是2008年全国大选中唯一幸存的马华公会党籍雪州国会议员翁诗杰,虽贵为前总会长,为了挫败蔡细历不让他在班丹国会议席守土,大喇喇地说,只有国阵兼巫统主席纳吉有权决定他能否上阵。
  
第二个实例,当然是在2008年初闹出性爱光碟的现任总会长蔡细历,不仅在本届大选无缘上阵,更糟糕的是,同意将三个原本由马华公会候选人上阵的国会议席——彭亨州关丹、联邦直辖区旺沙玛朱及柔佛州振林山――“借”给巫统候选人上阵。
  
何国忠在《民主失调与大马华人政治困局》一文中,还有另一段评论:
  
“一 直以来,马华将自己没有办法发挥政治势力的原因归咎给华社,埋怨华社在大选时没有给马华公会全力的支持。……‘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句古训对马华公会 而言未尝不是真言。

事实上,我们几乎没有办法看到当今马华公会的方向,他们走的大体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路线,缺乏长远而周详的计划,这是许多人都 能真实感受到的。(页128-129)
  
何国忠对马华公会的观察,确实尖锐中肯。但是,不幸的是,20年后的今天,马华公会依然如此,何国忠参政,对于改变马华公会根本力有不逮;更加不幸的是,何国忠反而被马华公会这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路线所“收编”。

沦为行政作业的修补工匠
  
何国忠在提名前发布《何国忠5年的高教部岁月》短片,胪列他在高教部副部长任内的“政绩”,包括“争取”高教部批准南方学院中医系、拉曼大学中文媒体新闻系、中医系及新纪元学院媒体研究系以中文教学、“争取”高教基金开放独中生申请、“争取”在马大设立孔子学院,以及“争取”承认中台文凭,等等。

NONE何国忠的这些“争取”,与政策制订沾不上边,即便成果再多,都只是“修修补补”的工作,而悲哀的是,五年的高教部岁月,竟只沦为政府行政作业的修补工匠。与其如此,我倒希望何国忠从政坛退下,去拉曼大学或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当校长会是更好的选项。
  
总的来说,“选党”或“选人”是不应耗费心力于此的假议题。可惜的是,民联的一些候选人竟也懵懵懂懂地对选民大谈‘选党不选人’。言下之意,岂不是自贬不如对手,所以才要选民以大局为重“选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